精品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别,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legend id="o3rmf"><abbr id="o3rmf"><thead id="o3rmf"></thead></abbr></legend>
          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財經(jīng)>>證券>>

          國金證券股東放鴿子耍小股民 連交易所都看不下去了

          2016-09-07 08:55:04 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2016年09月06日

          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編者按:對股民來說,上市公司股東承諾增持,絕對是個值得期待的好消息。而如果增持沒等到,卻等來了股東的一紙減持公告,而且是數(shù)量不超過1.1億股的大幅減持,如此"戲耍"小股民的行為,交易所也難免看不下去。近日,國金證券股東正是如此這般坑了小股民一把。

          去年7月,國金證券股東清華控股承諾擇機增持不低于4427萬元的股票,結果卻遲遲沒有兌現(xiàn),反而在今年8月22日計劃減持不超過1.1億股,占國金證券總股本的3.63%。增持承諾還沒履行就開始減持了,對此,有股民表示,國金證券涉嫌短線交易或虛假陳述,擾亂資本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秩序,損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并電話和書面投訴到上交所和四川證監(jiān)局。

          對此,上交所于9月2日對國金證券下發(fā)問詢函,要求國金證券核實其股東清華控股增持承諾的履行情況。如未能履行承諾,披露具體原因及后續(xù)承諾履行的具體安排。還要求國金證券核實清華控股在預披露減持公告后是否實施了減持,并結合清華控股增持承諾的履行情況,說明減持計劃是否違背了前期增持承諾。,

          而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致電國金證券董秘辦,其工作人員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對上交所問詢函的相關回復也將于9月9日左右做出回復。

          股東說好的增持變減持

          據(jù)券商中國報道,2015年7月13日,國金證券發(fā)《關于維護資本市場穩(wěn)定的系列措施的公告》。 根據(jù)證監(jiān)會【2015】18號公告的要求,為維護資本市場穩(wěn)定,國金證券股東清華控股承諾,自當日起6個月內不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票;并計劃通過合法合規(guī)的方式擇機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額不低于4427萬元,所增持股份6個月內及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期限內不減持。

          但一年時間過去了,再也不見清華控股對國金證券實際增持的公告,而到了2016年8月21日晚間,卻公告了減持計劃。

          公告稱,清華控股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及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其他方式減持所持公司股份,減持數(shù)量不超過1.1億股,占總股本比例的3.63%。通過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的時間為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至6個月內;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方式減持的時間為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至6個月內,并且每三個月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減持股份的總數(shù)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shù)的1%。

          這樣一來,清華控股非但沒有增持,反而計劃減持,對減持的原因只說是“自身發(fā)展需求”。

          截至2016年8月19日,清華控股通過自有賬戶持有國金證券股份1.67億股,占總股本比例 5.53%;登記于“清華控股-中德證券-清控可交換債擔保及信托財產(chǎn)專戶”,用于擔保清華控股可交換公司債券的股份1.22億 股,占總股本比例 4.03%。

          不過國金證券此前表示,清華控股不屬于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減持計劃實施不會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發(fā)生變更,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股權結構及持續(xù)性經(jīng)營產(chǎn)生影響。

          股民投訴股東違規(guī)減持

          新浪財經(jīng)近日報道稱,股民鄭先生投訴國金證券及其股東清華控股。鄭先生指出,國金證券公司股東清華控股在未完成增持承諾的情況下減持所持公司股份,涉嫌短線交易或虛假陳述,擾亂資本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秩序,損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鄭先生希望監(jiān)管機構作出評判,如果認定清華控股違法違規(guī),及時作出監(jiān)管措施,要求整改,并向投資者致歉,同時,自己保留向國金證券及清華控股提出索賠的權利。

          四川證監(jiān)局相關人員表示:“該投訴正在辦理中,辦理完會有專人與投訴人聯(lián)系”。同時,上海證券交易所相關部門暫時沒有回復,如有回復,兩個月之內會聯(lián)系投訴人。

          據(jù)了解,國金證券2016年8月21日晚間發(fā)布前述減持公告后,8月22日國金股價大幅下跌4.13%。

          鄭先生認為上述減持計劃是不合法合規(guī)的,遂于8月22日下午14:48分致電國金證券證券部想與董秘或者證代溝通,但是都推脫他們不在,只有一個女同志和其溝通說,這是合規(guī)的,因為去年的公告中并沒有表明增持的期限,而且清華控股也可以選擇先減持后增持。

          鄭先生對此質疑稱,既然公告要增持,就是有約束力的,除非遇到不可抗力因素或者資金困難才可以毀約。如果增持公告沒有約束力,那下次某個公司的股東再亂發(fā)一次公告,要增持100億、500億,造成股價大漲,相關方伺機大肆套現(xiàn),資本市場還有公平可言嗎?即使清華控股沒有表明增持的期限,但是卻恰恰約束了他們自己,自增持計劃公告起,一直都應該是他們的法定增持窗口期,直至增持計劃履行完畢,再滿6個月,他們才有權利反向操作,賣出他們持有的股份,哪怕是清倉,也沒有意見。照此,鄭先生認為清華控股是涉嫌短線交易或者虛假陳述。

          鄭先生稱以上內容分別在8月22日和24日電話和書面投訴到上交所和四川證監(jiān)局,迄今沒有得到反饋。

          鄭先生指出,因為個人不是法律專家,無法確定這個減持行為客觀講是否違規(guī),所以希望監(jiān)管機構作出評判。如果認定清華控股違法違規(guī),就必須要及時作出監(jiān)管措施,要求他們整改,并向投資者致歉。同時,保留向國金證券及清華控股提出索賠的權利。

          國金證券遭上交所問詢

          據(jù)中國證券報報道,國金證券9月4日晚發(fā)布公告稱,公司于2016年9月2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fā)的《關于對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股東增減持股份是否違反承諾的問詢函》,上交所要求國金證券核實其大股東清華控股增持承諾的履行情況。如未能履行承諾,披露具體原因及后續(xù)承諾履行的具體安排。還要求國金證券核實清華控股在預披露減持公告后是否實施了減持,并結合清華控股增持承諾的履行情況,說明減持計劃是否違背了前期增持承諾。

          《問詢函》指出,國金證券于2015年7月13日披露公告稱,公司股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計劃通過合法合規(guī)的方式擇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累計不低于4427萬元,所增持股份6個月內及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期限內不減持。2016年8月22日,國金證券又披露公告稱,清華控股將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及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其他方式減持所持公司股份,減持數(shù)量不超過110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的3.63%。同時清華控股于2015年10月發(fā)行可交換公司債,并將從2016年10月26日開始進入換股期。截至目前,國金證券未披露相關增持股份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清華控股作為本次事件中的核心,其所屬的清華系資本早已憑借旗下控股企業(yè)的高盈利和今年上半年完成的資本運作,并成為眾高校系產(chǎn)業(yè)資本中的“盈利王”。

          據(jù)界面報道,隨著辰安科技于今年7月份成功IPO后,其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數(shù)量達到10家。當下,清華系控、參股上市公司達到12家,涉及技術硬件與設備、資本貨物、制藥、媒體等諸多行業(yè)。上述企業(yè)最新總市值達到3054.53億元,體量驚人。

          同時,清華系資本還控股多家H股上市公司和新三板企業(yè),例如同方泰德、啟迪國際、同方瑞風、同方健康等。

          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根據(jù)最新公布的數(shù)據(jù)了解到,清華系旗下上市公司呈現(xiàn)出中報業(yè)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一方面,清華系旗下有上市公司2016年中報業(yè)績靚麗,紫光股份半年報凈利2.65億元,同比大增180%;紫光國芯上半年實現(xiàn)凈利潤1.50億元,同比增長逾12%。另一方面,也有公司遭遇大幅虧損,紫光學大同期卻凈虧損1150.62萬元,去年同期凈利潤215.96萬元,誠志股份中報凈利潤-0.26億,同比下降343.6%。

          清華“資本航母”的真面目是一家名為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的企業(yè)。作為母系資本平臺,清華控股不僅控股、參股多達40家企業(yè),產(chǎn)業(yè)遍布信息技術、能源環(huán)保、生命科技、科技服務與知識產(chǎn)業(yè),其蜚聲資本市場之舉無疑是孕育出了三大響徹市場的資本派系——紫光系、同方系、啟迪系。

          2015年7月份,紫光集團擬斥資230億美元收購美國軍事科技企業(yè)美光科技,一度讓紫光系站上輿論之巔。盡管最終計劃落空,但這也證明了紫光系雄厚的資本實力。

          今年上半年,當其他高校系產(chǎn)業(yè)資本表現(xiàn)平平之時,清華系旗下的紫光系則再有斬獲。資本市場矚目的學大教育私有化回歸A股,在經(jīng)歷了一年時間后終于在今年上半年迎來收官,紫光集團僅以29億元便將當年中國赴美IPO融資規(guī)模最大的教育類公司并入旗下,一度被業(yè)內人士評論為“撿了個大便宜”。

          (責任編輯:六六)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wǎng)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wǎng)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