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茅臺五糧液酒價大上調 高端白酒持續(xù)撒酒瘋能否被遏制引關注
■ 本報記者 唐振偉
去年年底,五糧液(000858.SZ)董事長唐橋“五糧液作為國企不能帶頭漲價”的承諾猶言在耳,該公司在1月中旬就發(fā)了提價公告,以“為滿足消費者身份需求”的“雷人”理由”上調出廠供貨價8.5%-10.3%;接著又向零售企業(yè)發(fā)通知,從2月1日起,主力產品零售價提高100元,其中,經典的52度水晶裝要求從原來的789元調整到了889元,1618從839元調整到939元,提價力度前所未有。有專賣店人士稱,五糧液會派專人檢查專賣店是否執(zhí)行通知要求,按提價后的新標價售賣。
業(yè)內分析人士稱,五糧液的確沒有帶頭漲價,而是緊緊跟在茅臺的屁股后面,生怕被落下。相比茅臺20%的漲價幅度,五糧液似乎漲少了;然而對比茅臺上調出廠價后祭出“限價令”,五糧液則將零售價再上調百元,似乎價格上不“比肩”茅臺就無法“滿足消費者的身份需求”。另外,這次提高零售價也給了經銷商更大的利潤空間,為以后再上調出廠價留出余地。
為未來上調出廠價留足空間
上述人士指出,在零售價上追趕茅臺,是五糧液此次漲價的重要原因,茅臺雖有“限價令”,但零售價早已突破千元,與五糧液的價差在不斷擴大,這讓五糧液顯得很“掉價”。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yè)研究員周思然認為,五糧液此次零售價格上漲百元,而出廠價不變,這意味著五糧液的零售價與出廠價的價差進一步加大,此舉利好于中間的渠道參與者如批發(fā)商、經銷商等,而對廠家而言,提高出廠價則有利于企業(yè)業(yè)績的增厚,分析此次五糧液零售價上漲原因,不僅是為了追趕已經拉大差距的茅臺價格,更是為企業(yè)未來提高出廠價奠定基礎。
從定價策略的運用來看,五糧液和茅臺雖然都在提價,但選擇的定價策略截然不同。周思然認為,茅臺上調出廠價主要是基于終端零售價的一路攀升,而五糧液上調終端零售價其目的極有可能是為后期上調出廠價奠定基礎,從而為跟風茅臺上調出廠價預留空間,從這點來看,兩者的策略有著本質的區(qū)別。茅臺出臺“限價令”主要是為了控制其不斷上漲的終端零售價格,早在限價令發(fā)布之前,茅臺的市場價格就已經超過了該限價,而相對而言,五糧液的市場缺貨現象則較為輕微,追捧程度及市場價的上漲幅度都不如茅臺,再加上銷售旺季的逐漸遠離,因此五糧液沒有必要出臺“限價令”限制其終端零售價。
高端白酒瘋漲勢頭或將得到遏制
事實上,近年來,高檔白酒廠商、經銷商輪番提價,又相互推諉,都不愿承擔漲價責任。然而春節(jié)消費旺季已經悄然遠去,高端白酒是否還會重復去年淡季不淡,一路瘋漲的故事呢?
周思然認為,短期內,五糧液零售價格的上漲仍然會引起一大批中高端品牌跟風漲價,但隨著春節(jié)銷售旺季的逐漸遠離,市場上對高端白酒的需求量將明顯減小,供需緊張甚至有價無市的現象將逐漸緩解,高端白酒瘋漲的勢頭將被遏制并趨于平穩(wěn)。
另外,高檔白酒的市場價之所以瘋狂上漲,一方面是由于市場供需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說明居民的收入水平及購買能力都出現較大的提升,也就是說,白酒的提價預期及幅度仍然是由市場所決定的。周思然指出,由于這些高檔酒的生產受到產地、周期等因素的限制,因此產能擴張的進程較為緩慢,短期內不會出現產能過?,F象。
從股市來看,臨近春節(jié)旺季,1月份白酒板塊卻整體走勢疲弱。然而,國金證券食品飲料行業(yè)研究員陳鋼仍然表示,未來仍看好一線白酒股票的投資機會,認為高檔白酒在目前股價上仍值得投資長線持有,認為今年高檔酒的業(yè)績增長是有保證的而且會超出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