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 坤 程 鵬
本報訊昨日,海螺水泥(600585)對旗下控股子公司安徽長豐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因水泥供應問題被法院凍結賬戶、封存公司財務系統(tǒng)的事件作出回應,建議當事雙方協(xié)商解決問題。
12月22日,合肥市重點工程管理局以長豐海螺水泥公司供應水泥違約為由,申請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向該公司下達了民事裁定,并于當日現(xiàn)場凍結了長豐海螺賬戶,封存了公司賬務系統(tǒng),提走了長豐海螺兩臺車輛,導致該公司生產經營嚴重受阻。
據(jù)悉,在昨日上午的關于合肥大建設重點工程主材(水泥)供應情況新聞通報會上,合肥市重點工程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8月,該局與長豐海螺簽訂了水泥總采購合同,之后雙方陸續(xù)簽訂了分項水泥采購合同,合同明確約定了水泥交貨品種、數(shù)量、質量及交貨期限等,約定水泥總供應量為69萬余噸,而該公司以按市場價調整水泥供應價格為由,目前尚缺13萬余噸,導致合肥裕溪路高架橋、暢通一環(huán)、南北高架一號線三大項目一度處于半停工狀態(tài),由此已產生合同差價損失約1300萬元。
而海螺水泥方面表示,由于是因為限電這一不可抗力因素帶來的保供困難,不是廠方責任,合肥市重點工程管理局的上述行為不妥。據(jù)介紹,長豐海螺成立于1999年,目前該公司擁有年產150萬噸水泥粉磨系統(tǒng)的產能。
據(jù)悉,2009年6月份長豐海螺取得了合肥市長江西路高架橋、輕軌1#線等重點市政工程的水泥供應權。投標合同量共計達到69.40萬噸。之后雙方合作一直很好。
從2010年10月13日起,因安徽省電力調控,長豐海螺在此期間累計減產20萬噸。同時,由于熟料價格、運費上漲,長豐海螺P·O42.5級散裝水泥生產成本已經超過500元/噸,但長豐海螺供應的合肥重點工程水泥出廠價為242.2元/噸,公司運營舉步維艱。
同時,進入12月份后,雖然限電解除,但由于成本大幅上升等的影響,長豐海螺供應重點工程虧損巨大,水泥供應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12月16日,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致函長豐海螺,要求將日供量由原來的日均1300噸調增到6000噸。長豐海螺產能規(guī)模只有4000噸/天,根本無法滿足需求。
雖然長豐海螺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證工程供應,但仍難以達到市重點工程局要求的每日不低于5000噸高標號水泥的需求要求。
由于水泥供應的持續(xù)緊張對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12月22日合肥市重點工程管理局以長豐海螺供應水泥違約為由,申請合肥市中級法院向長豐海螺下達了民事裁定,采取了上述措施。
海螺水泥認為,作為長期合作伙伴,在遇到困難時,雙方應本著真誠合作、相互信任的原則進一步協(xié)商解決。海螺水泥建議,應依據(jù)《采購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條款,合理排定重點工程進度和水泥需求計劃,適當延長工程施工時間和水泥合同供應期限,確保重點工程水泥的連續(xù)穩(wěn)定供應;同時為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確保水泥供應量,應立即解除對長豐海螺財產的查封;并且雙方應根據(jù)市場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水泥供應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