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别,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legend id="o3rmf"><abbr id="o3rmf"><thead id="o3rmf"></thead></abbr></legend>

          6月及上半年銷量出爐,幾家歡喜幾家愁

          2019-07-10 10:07:55 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徐天允)7月8日,乘聯(lián)會公布乘用車市場最新銷量數據,據數據統(tǒng)計,6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176.6萬輛,環(huán)比增長11.6%,同比增長4.9%;今年上半年,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共計995.4萬輛,同比下滑9.3%。車市時隔多月后首現月度同比正增長,但整體依舊呈現下滑趨勢。

          6月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圖片來自乘聯(lián)會官網)

          6月銷量明顯上揚,但7月可能仍會下滑

          自去年6月起,乘用車市場開始出現整體銷量下行。今年5月,乘用車市場開始小幅度回暖,但僅僅是環(huán)比4月上揚,同比去年同期依舊呈現下行趨勢,而6月的銷量上揚可謂是一次“異常反轉”,不僅環(huán)比上月增長11.6%,更是同比去年同期增長4.9%。其主要原因是7月1日起,多地開始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部分地區(qū)國五車型加大促銷力度,消費者抱著“抄底”的心態(tài)在6月購車;同時,車企每逢半年會對經銷商銷量進行一次年中考核,不提前實施國六標準地區(qū)的經銷商為完成車企考核多會采取促銷形式沖量;另外,6月也是新能源汽車高額補貼的最后一個月,多數新能源汽車消費者也選擇了6月購車。

          盡管6月銷量有明顯上揚,但7月銷量可能不容樂觀。依照以往經驗,由于天氣炎熱,多數消費者購車熱情并不高,因此歷年的7月都是銷量低谷期。另外,根據乘聯(lián)會預測,受到今年上半年盈利狀況不佳的影響,各經銷商在7月需要休養(yǎng)調整,加上7月傳統(tǒng)淡季,經銷商進貨熱情預期不會高。

          車市現狀:有人歡喜有人憂

          盡管6月銷量呈現出明顯上揚,但車企的情況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東風本田今年上半年共計售出364804輛,同比增長34.4%,成為合資陣營中增勢最猛的品牌。其中CR-V車型共計售出93462輛,同比增長185.6%,隨著“機油門”事件的平息,并推出全新改款車型,CR-V再次迎來銷量春天;思域共計售出103967輛,同比增長19.5%,再度占據“東本一哥”地位,同時,5月份中期改款車型的上市也讓思域的熱度再一次升高。同時,搭載1.5T發(fā)動機的中期改款車型即將上市,XR-V在這個級別內將擁有更大的競爭力,有望推動東風本田未來銷量的進一步增長。

          同時,廣汽本田也不甘落后,今年上半年共計售出380174輛,同比增長12.7%。其中雅閣共計售出104849,同比增長41.8%,位列B型車市場首位。年輕化的顏值、較低的油耗以及本田多年來積攢的口碑成為雅閣取勝的關鍵。奧德賽憑著多年來積攢的口碑在MPV陣營方面已經穩(wěn)穩(wěn)站住了腳跟,21479,2.9%,位列MPV市場銷量第七名。今年奧德賽還增加了“銳·混動”車型和福祉車,充分體現了廣汽本田對油耗的控制和對特殊人群的關懷。另外,廣汽本田還有望在年內推出CR-V的姊妹車型,進一步擴充“雙本”戰(zhàn)略車型,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選擇。

          然而,并非所有品牌銷量都呈現上揚狀態(tài),吉利(含領克)曾在2018年逆市上揚22.5%,獲得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的成績。盡管今年上半年吉利(含領克)仍排名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但上半年累計銷量僅613061輛,較去年同期下滑19.1%。為此,吉利汽車甚至將全年銷售目標由151萬輛下調10%至136萬輛。雖然吉利汽車的銷量有一定下滑,但其旗下領克品牌在吉利集團中的銷量可謂是逆市上揚,今年上半年共計售出55877輛,同比增長20.81%。這意味著吉利汽車正在向高端化、年輕化方向轉型。

          另外,上汽乘用車(榮威及名爵品牌)曾在去年逆勢上揚34.45%,成為了銷量寒冬中的“一股清流”,是當時勢頭最猛的自主品牌。而在今年上半年上汽乘用車共計售出273348輛,同比下滑19.1%。不僅如此,據上汽集團銷量年報顯示,上汽集團今年上半年整體售出2937296輛,同比下滑16.62%。盡管目前上汽集團銷量不佳,但今年下半年榮威、名爵、上汽大通仍有諸多新車型和換代車型相繼上市,有望帶動上汽集團重回銷量前列。

          上汽集團銷量年報(圖片來自上汽集團官網)

          國五車型的清庫確實為部分車企帶來了一定增幅,但并非全部原因。更高的產品力、更先進的技術、更吸引人的設計都將成為車企其取勝的關鍵。車企唯有通過加強自身產品才能應對競爭日漸激烈的乘用車市場。

          (責任編輯: 李素 )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