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PS調研方法被廣泛應用之前,企業(yè)用來衡量客戶忠誠度的傳統(tǒng)滿意度項目已面臨如下四重困境:
相對而言,NPS帶來的不是對于調研方法的細微改進,而是方法論的變革:從“客戶之分”到“客戶之聲”,從關注服務質量管理轉向關注客戶體驗管理。
具體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第一,對評論和評分的同等重視,能夠助力企業(yè)獲取有效的客戶聲音,高效規(guī)避“無效” 用戶。
在NPS調研中,只打高分但無評價內容的用戶會作為疑似“虛假”客戶剔除,只有既有評分也有評價內容的用戶才會被視為有效用戶。
第二,創(chuàng)新的計算方式,能夠避免客戶意見相互平均,準確監(jiān)測服務質量。
以下圖為例,經銷店A和經銷店B各有十個樣本,按照傳統(tǒng)調研的計算方式兩店得分相同。以NPS計算方式來看,經銷店B的樣本中“貶損者”客戶數量更少,因此服務表現更加穩(wěn)定。
第三,通過對客戶反饋的分析,能夠挖掘真正的客戶關注。
傳統(tǒng)調研使用的結構性問卷針對服務的所有方面逐一提問,無法展現出哪些是客戶真正關注的因素;而NPS調研采用了開放性問答,客戶在未獲提示的情況下主動提到次數最多的因素,就是他真正關注的因素。
結合客戶忠誠度分值和客戶對重要性等級的評定,所有的因素可以被分為四種需求:基礎需求、重要需求、魅力需求以及次要需求。
如下圖所示,不同因素對于客戶推薦度的影響不同:
基礎需求:表現好不會提升客戶忠誠度,表現不好會招致用戶抱怨而降低忠誠度
重要需求:表現好會快速提升客戶忠誠度,表現不好會招致用戶強烈抱怨而降低忠誠度
魅力需求:表現好會快速提升客戶忠誠度,表現不好不會影響客戶忠誠度
次要需求:表現好壞都不會對客戶忠誠度造成影響
第四,能夠通過分析經銷商特點,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提升措施。
客戶結構不同,需要實施的改進措施不同。評分為0-6分的客戶(即“貶損者”)集中,需要集中解決客戶抱怨量大的問題;評分為7-8分的客戶(即“被動者”)集中,需要學習最佳案例,提供更多超越用戶期望的服務措施;評分為9-10分客戶(即“推薦者”)集中,說明該品牌的服務質量已經處于較高水平,需要密切關注客戶關注點的變化,時刻調整服務策略。
綜上所述,NPS調研能夠從客戶訴求出發(fā),激發(fā)用戶的自由表達,并將研究結果轉化為切合實際的改進措施,真正發(fā)揮調研項目的價值。這是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品牌開始采納NPS調研方法的根本原因。
相關調研數據咨詢請致電:卓思數據數據銷售部
客戶經理 賈倩
電話:151 0169 0908